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章 美酒载情深

    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

    藏酒洞中陶坛排列整齐,像一列列整装待发的雄兵,美酒飘着醉人的浓香。泸州卫指挥使韩适甫端起酒家从一坛陈年老酒中取出的一杯轻啜了一口,眉宇间顿时溢满了欢喜——好酒!

    韩适甫不由想到了远在京师的姨父和表哥:姨父杨廷和是连皇帝都畏惧三分的当朝首辅;表哥杨慎状元出身且身兼内阁修撰要职。出生名门的韩适甫心气颇高,却独独对这位才高八斗的状元表哥服气得很。

    日前,在京担任武官的同乡好友传来讯息,朝中“议大礼”事件愈演愈烈,触犯了龙颜。他隐隐为忠义过人的姨父和年轻气盛的表哥担心。

    正遇此京中武官的家人前往京师探亲,韩适甫准备顺道为表哥捎去两坛最好的泸州酒。

    酒家听闻大喜过望:“当年杨大人高中状元名满天下之时,承蒙韩大人厚爱,用此酒为状元公庆贺;如今,又能为杨大人送酒,当真是天大的面子!”

    韩适甫返家后立刻修书一封,信中他表达了对姨父和表哥的担忧。特别诚邀经年未见的表哥到泸州小住数日,举杯共品泸州美酒。

    韩适甫的酒和信抵达了京城,可杨氏父子却没有收到。

    杨氏父子正面临一场重大的变故和考验。为了对抗张璁、桂萼等朝廷小人对大明王朝规制的破坏,延续王朝的兴盛和稳定,围绕力阻嘉靖改称生父兴献王为恭穆皇帝的决定,杨廷和领导内阁群臣开展了史上著名的“议大礼”之争。

    此时,书房内,杨慎看着面色凝重、久久不发一言的父亲,心中满是忐忑和疑惑。终于,划破久久的宁静,杨廷和缓缓言道:“为父已决定向皇上提出致仕回乡,礼议之争我回乡之后但可休矣,你就不要再卷进这场争斗之中!”“父亲,您……”杨廷和挥挥手,打断了杨慎的惊疑:“我意已决,切记为父之言。将来,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随着父亲的离去,杨慎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一面是父命难违,一面是为臣大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吾辈别无选择。父亲,请恕儿子逆了您的心愿!”杨慎毅然接过了父亲“议大礼”领导者的大旗,走在了斗争的最前列。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七月,左顺门。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杨慎掷地有声。随即,率二百二十余名朝臣,以撼门大哭之举表明直谏的决心。

    天子一怒,血流成河。一百多名大臣被施以廷杖,更是当场杖毙了16人。

    侥幸保住一命的杨慎原该避开这风口浪尖,明哲保身。可他却选择了在十日后再次冒死进谏。这一次的廷杖之刑将他打得奄奄一息。伤势还未得以休养,他便接到了一纸充军云南永昌卫的谪令。

    不过,杨慎在伤痛之余也常常纳闷:作为左顺门事件的领导者,他已抱定了丧生棍棒之下的决心。然而,两次廷杖,他总感到行刑之人,有意无意间在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