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信念转变,从受气包变为孩子王

    在我年幼的时候,种种残酷的生活真相,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信念,是一个人生存的根本。一个没有信念的人,无法成为一个强大的人。所以,在我经历了各种歧视、欺侮、排斥、打击后,年幼的我确立了自己的信念,开始了从一个受气包到孩子王的蜕变过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一直深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他来到这个世上,有着自己独立的人生轨迹。无论这条人生轨迹上是充满鲜花与掌声,还是充满挫折与苦难,它对于我们而言,都是最好的。因为生命中我们所遇见的,所经历的,都是未知的自己送给现实中的自己最好的礼物。

    1986年9月22日,我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小乡村里。在童年的记忆中,贫穷是主色调。那是个物质相当贫乏的年代,或许是由于当地条件和经济落后的原因,我家就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无法保障。

    从我记事开始,贫穷饥饿、粗茶淡饭一直与我如影随形。窝窝头、白水煮面条、馒头蘸盐水当菜基本上就是我们家每天所吃的东西。那时候想吃一袋方便面或者一根冰棍,都是一种非常奢侈的幸福。过年的时候如果能美美地吃上一顿猪肉馅的饺子,我就会开心好几天。贫瘠、枯燥、单调的童年生活,是如今的孩子绝对无法体会和想象的。

    如果仅仅是贫穷的家境,我幼小的心灵还不会受到多大的创伤,但现实远非如此简单。因为我的生活中还充斥着“战争”。

    我父亲兄妹6个,父亲排行老3,只有一个姑姑,加之一家之主的爷爷在我还没有记忆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导致家族的关系非常复杂,族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打闹、倾轧,都让年幼的我不寒而栗。

    同时,农业税,公粮,计划生育费等,都是“战争”的导火线,经常冷不丁地就有一群人跑到我家里拆房子,抓人,动手打人。我经常被吓得躲在床底下,甚至是猪圈里。

    直到今天,我的梦中还常常会出现这写情景:

    一群人站在我家院中,瞪着眼睛,面无表情,架着双膊,嘴巴劈里啪啦地叫骂着;

    一个无助的小孩,被一群打架的大人,一脚踹飞,趴在地上,朝着一个被打得遍体鳞伤的女人,哭喊着“不要打我娘,不要打我娘”;

    一个没有院子的民房,一个女人身边围着一群好奇的孩子,看着她把横梁上的绳子套在自己的脖子里,双脚用力一蹬,一个小孩拼命拉着女人的腿,无助的眼神,看着周围的孩子,拼命的哀求着“快救救我娘,快救救我娘”,但是周围的小孩都吓傻了似的一动不动。

    过往的一幕幕,如同跗骨之蛆一样纠缠了我很多年,给我的心灵留下极大的创伤,让本该活泼好动的我变得自闭和内向。如果我不说,你们绝对不会想到,7岁之前的自己,已经有过三次自杀经历。

    一天,我来到一片农田里,在农田的地头有一座土坯砌成的房子,我把一根绳子悬挂在房门的横梁上,打了个死结,然后搬了几块砖头垫在地下,自己站上去,双脚一蹬,身体就选了空,两只小脚无助的来回蹬着。我本以为在那天我就可以告别这个让我极度失望和恐惧的世界,但事与愿违。

    正当我的意识陷入模糊时,一个女人狂跑过来把我抱下来,发疯似地哭喊叫骂着“你想死是吧,你想死是吧,那我打死你,那我打死你”,这个女人是我娘。她一只手拿着棍子抽打着我的屁股。她一边打一边哭喊着,声音里听不出是怨恨,是恐惧,是爱惜还是心痛。而我,心中早已平静如水,神情凝重、面色麻木,不哭喊,也不挣扎,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发着呆。那时候我的心里一直在想:“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我会来到这个家?为什么我要受这么多罪呢?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

    在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我忽然想明白了。我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我自己,它更属于父母,因为是他们将我含辛茹苦地养大,我应该报答他们,为他们分担人生之艰难才对,怎么能轻易去死呢。

    从那天以后,我才真正活了过来,开始体悟到母亲的不容易,并学会了承担。那时候我就在心里想,既然父母不强大,那自己就变得强大,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依靠。从此,我开始主动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懂得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父母对我的转变非常惊讶,但更多的是欣闻。因为他们看到我成了一个懂事的小大人。

    长大后,当我听到京剧《红灯记》中选段《穷人孩子早当家》里唱词时,不禁潸然泪下,因为它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叩击着我的心,让想起过往的岁月。

    “穷人家的孩子每天早早起床,爬上山坡草地放呀嘛放牛羊,穷人家的孩子每天背着竹筐,踏遍田间地头拾呀嘛拾柴忙,穷人家的孩子每天光脚丫,踩着烂滩稀泥时刻乐哈哈,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新衣裳,吃着粗茶淡饭一样能长大。

    “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学会坚强,任凭酷暑日晒寒风霜雪打,穷人家的孩子从小懂得珍惜,所有一切点滴靠双手争取,穷人家的孩子永不会哭泣,历经人情冷暖才学会自立,穷人家的孩子再苦也不怕,想要学会生活就得早当家。”

    如今,回过头来看,往昔的一幕幕依然在我眼前浮动,童年的清贫时光在我面前打马而过。虽然那是段让人不堪回首的日子,但我依然对那段日子心怀感激,因为它教会了我成长,教会了我独立,教会了我坚强,让我知道什么承担,什么是责任,什么叫面对。也就是说,曾经所经历的一切,对于今天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叔本华曾经说过:“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却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这句话让我让我有着切肤的同感。正是因为年少时不幸生活的磨炼,我的心中才有“你不勇敢,谁替你坚强”的意识,我才有了如今独步天下的勇气和胆识。

    我受够了,我要改变

    随着年龄渐长,孩童调皮好动的天性也开始在我身上显现。在进入学堂以前,我已经渐渐变成了一个爱跑爱跳、爱疯爱闹的淘气少年,并且成为村里的孩子王。在我家的院子里,到处都是用木头做的大刀,院中粗壮的梧桐树上还悬挂着沙袋,那时候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小子》正在全国热映,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功夫热潮,让我深深地痴迷。

    我那时候天天缠着父母,让他们送我去少林寺学武。当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对于一个清贫拮据的家庭,是绝对负担不起这笔昂贵的费用的。于是,我只能自学。那时候我还创立了“陆地十八滚”这一招式,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自己实在是可爱又好玩。

    不知道村里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们开始了拉帮结派,更夸张的是,竟然衍生出了南少林和北少林两个派别,但不管派别如何划分,我一直都是独霸“武林”的盟主。孩子王的身份一直持续到我上小学才终止。

    或许,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上学前嚣张无比、无法无天的少年,进入学校后,却一下子变得战战兢兢、自卑内向,不愿与人交往。

    有一天早上我睁开眼睛,从床上爬起来连脸都不洗就急着出去玩。可是当我当了巷子里后却呆住了,因为曾经热闹的巷子却突然变得寂静无声,平时奔跑跳跃的那些小身影一个个都消失不见了,我的内心一下子变得慌乱,因为我预感到一定出了什么事情。

    我急忙跑回家,问我母亲:“娘,狗蛋他们都跑到哪里去了?”

    母亲淡淡地说:“上学去了。”

    “学校在哪?”

    “村前头。”

    我一阵风似的跑向村前头。站在学校门口,我看到那里有很多的孩子都背着书包,排着队,在领书。几个昨天还和我一起打闹的小伙伴也在人群里。我就眼巴巴地站在学校门口,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但我能从他们看我的眼神中发现一种带有嘲笑和轻蔑的意味。

    我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又扭头往家里跑去。我拉扯着母亲的衣襟:“娘,我也要上学,我要上学。”声音里带着一种急躁的迫切感。

    母亲不理我,拿起农具去了地里。我又跟着跑到地里,拽住母亲手中的农具,大声喊道:“我要上学!我要上学。”此时的声音中已经带有一种哭腔。母亲还是没有理睬我,而是在地里干起了农活。我就站在地头不停地央求着母亲,到最后已经委屈地哭出来了。

    母亲见我哭了,便抬起头怜惜地看着我,说:“不上,明年上,今年没钱。”她的眼神有些闪烁。多年后我长大成人,才明白当年母亲闪烁的眼神中流露着怎样的一种情感。那眼神中有愧疚、有自责、有不忍、有忧伤。

    听了母亲的话,我就不再闹了。我告诉自己只要再等待一年就可以了,明年这个时候自己也可以背着书包上学堂了。只是,在这一年期间,我多次一个人偷偷跑到学校,偷看其他孩子们上课的情景。在教室门口、窗户下,经常都会有我的身影。老师在课堂上讲,我在外面听,有时候听到动情处还会哈哈大笑或插上两句话。

    但同时也招来了不少麻烦,每次学生下课后,都会把我围起来,不是对我进行一番谩骂,就是一阵欺辱。曾经嚣张的孩子王,在这个陌生和排外的环境中,一下子迷失了自我,没有了丝毫自信,就这样任凭他人欺辱。

    好在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第二年的开学季,母亲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让我上学了。

    那年,我背着母亲亲手给我缝制的新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那天,我快乐无比,因为我的人生终于有了新的开始,同样的一片蓝天下,我感觉一年以来,今天的太阳格外的光辉,天空也格外的湛蓝,我的心情也是特别的好。

    到了学校后,第一堂课接受到的教育便是:不可以在学校捣乱和打架,不然不准在学校里上课。为了不被赶出去,我收敛起自己曾经的所有光芒和锐气,规规矩矩地上学。但让我没想到的是,遵纪守律的自己,竟然被人看成了软弱,就这样自己慢慢成了所有人都可以随意欺侮的对象。

    由于上学晚,年龄偏大,我被老师安排到了教室最后一排的一个角落里,没有人和我说话,没有人和我玩耍,甚至没有人愿意看我一眼,我感觉自己还是一年前那个偷读的孩子,低人一等。本以为上学后我就会成为一个快乐的追风少年,可完全不是这样。我在学校里所遭遇的种种,让我丝毫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反而是被莫名的恐惧和失落裹挟着。我甚至一度以为,前面的座位本该就是由别人坐的,我只配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角落里。

    刚上学的第一年,我每天都被打手心,用红笔花上2个大大的眼睛戴在脸上,不是站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被人围观、欺负,就是被罚站在讲台上或者在课后檫黑板,扫地,甚至连我一直喜欢的女孩都瞧不起我。回到家后母亲得知我又被老师处罚了,嫌我不争气,对于又是一顿暴打。

    直到有一天,我又被罚站在学校外面,从白天一直站到晚上,那晚天空灰沉沉的,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像极了我的心情。我感到窒息和愤怒。也是在那一刻,我开始讨厌这个世界,讨厌所有欺辱我的人。我在心里狠狠地说:“我受够了,我不要再过这种窝囊的生活了,我要改变自己!”那晚在心中的呐喊,终于让本该追风的少年开始了追风之旅。

    站在今天的角度回首往事,我为年少的自己感到骄傲。因为在那个时候,幼小的我,就已经懂得了什么是隐忍,什么是反抗,什么是突破,什么是逆袭。不知道是谁说过:“你的过去决定你的现在,你的现在决定你的未来,而所有的现在都将成为过去。”

    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推理出:你的过去决定你的未来。如果你不想这样,那么你只能改变现在。如果你不能改变,你的未来依旧是现在的模样。正是因为我那年做出的“我要改变”的决定,我的生命才有了变化。那个决定的伟大,丝毫不逊于我这辈子做过的所有决定。因为如果那时候我一味自卑下去,自卑的性格一旦养成,要想再次自信起来,恐怕需要一辈子的时间。

    童年的梦中情人

    可以说,我小学生涯中的成长与改变,和一个女孩子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早熟的孩子,情感来的比较早,在我刚开始懂事的时候,我就知道什么是喜欢了,年幼的自己把这种深深的牵挂当作是自己的爱情。

    栗是我儿时的玩伴,她娘和我娘是关系非常好的朋友,情同姐妹,从我开始有记忆的那天起,我最喜欢的女孩就是她了。在那个物质贫穷的年代,我除了比较贪玩外,还有一大爱好,就是看书、听书。因为书在那个年代是比较稀缺的,尤其是课外读物,在我们农村更是难以看到。

    我也是因为书的缘故和栗结缘。我在家排行老大,没有大哥大姐罩着,玩的时候总感觉很别扭,从小就是一个特好强的人,我总想从其他地方挽回点面子和自尊。于是就把目光投向了书。那时候最让我开心的事,就是村头有几位爱看书和讲故事的老人,我经常会在晚上坐到他们身边听故事,最大的嗜好就是每晚听他们讲故事,去借他们的书来看,这个时候我的世界是富足的,在书和故事的海洋里,我找到了自我。

    同时,我有什么好书,都会和栗分享,有什么好听的故事,都会讲给她听。她也常常会把好书借给我看,给我讲我从未听过的故事。随着我们交往的次数日益频繁,双方都对对方有了好感,在内心深处深深地喜欢着对方,那种感觉如今回想起来,依然让人感觉美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