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六章 秘籍在手

    首先,郭大路就按照秘籍上的要求把队伍进行了分排编制,三百人分成了两个连,然后由全连的人推荐投票决出代理连长(画外音:咳咳,推荐投票很重要!)和代理副连长,再就是分出三个排,选出代理排长,代理副排长,最后是班,各班选出代理班长,代理副班长等,按照秘籍的三三制进行编制。

    然后按班分配营房,也就是现在的草棚子,按人头把郭大路带过去的被服脸盆胶鞋皮带毛巾杂七杂八的后勤物资发放了一遍,就算是安顿下来了。

    第二天起,一大早训练场上就响起了“一二一,左右左”的吼声。光听不看,那感觉就是严肃庄重的,令人心生畏惧。一旦看见了,基本都是抱着肚子笑倒一片。

    都是军训过的人,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允许脑补这个场景。

    郭大路就不明白了,先前那一个月都训练到哪去了?(先前不是为一层租子陪少东家玩的嘛)

    总之,郭大路艰难的开始了他种教官的生涯,是的,种教官种子教官。一群残废作为将来训练新兵的主力,现在正努力的在一边观看记忆理解学习郭大路的各种表演,怎么教这些选出来的代理军官站队,左右转,齐步走等等,更大的一群新兵站在外围看,并不时发出轰然的嘲笑,这些猪也不想想,等这些代理军官去训练他们的时候,哼哼......

    按照秘籍描述,队列训练的核心就是让散漫的平民新兵在经过严格的训练以后,把组织性、纪律性、服从命令这些属性刻印到骨子里去,这就需要从精神上和肉体上进行深刻的烙印,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浅入深,从轻到重逐步加强。再按照秘籍的描述,军队要有凝聚力,那军官就得和士兵融为一体,也就是说郭大路就得跟着这些兵一起吃喝住一起摸爬滚打训练。再再按照秘籍描述......

    所以这一个月来,郭大路就中间离开了军营一趟,耽搁了三天,到府城去指导第三层楼的浇筑和第四层的现浇预构,穿了一趟补充供销社的货物库存,拉走收购的各种手工制品送到公司,交给冯平两百公斤黄金,补充了军营需要的洗澡洗衣等个人卫生需要的洗衣粉澡桶等物资和部分设备,匆匆来匆匆去忙的团团转。

    现在是一个月的月末了,经过长达一个月的队列训练,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现在这三百来人按照连排班的队列站队很是快速整齐,是个人看一眼就会明白,这是一支军队。

    整齐、肃穆、精气神都有,郭大路感觉很不错,残废们觉得这就是一群强壮的绵羊。

    又耽搁了三天,郭大路来来回回的几头跑,像完成日常任务一样,转运两个时空的货物,指导建楼,补充物资,更换坏掉的设备,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送回黄金,完成和国防部的合同,拿到剩下的一半军火物质。当然,他再次“嗖”的一下这种打脸的行为已经成功的激怒了一帮情报员,就在眼皮子底下你把这么大一堆军火弄没了,你郭大路当我们是什么?查,必须给他查个底朝天。

    自然的,郭大路的所有经历情况,成长过程,政治信仰,家庭背景,祖宗八辈等等一切情况已经被做成了资料报告在国防部存档了。

    郭大路简单,19岁,刚上大一,西蜀大学计算机系学生(注:很少去上课),没有女朋友。两个月前刚注册了一家“大路国际贸易公司”,经营范围繁杂。

    郭父,郭立阳,52岁,成考大专学历,原籍首都,十四岁上山下乡到四川,20岁回城待业,于22岁返回四川从事个体职业,25岁结婚,33岁得子郭大路,由开始的个体户逐渐发展成大公司,后创建久泰集团,现任董事长,占集团51%的绝对控股,集团未上市,有关机构评估,市值已超一千五百亿

    郭母,胡玉琴,49岁,党员,原籍蓉城,成考本科学历,现任西南军医大儿科主任专家,军衔上校。因为十六岁下乡插队时与郭立阳在同一个生产队而认识,运动结束那年回城,分配在军区医院当护士直到现在。22岁与郭立阳结婚,30岁生下郭大路。

    郭大路爷爷,郭明忠,首都一般平民,已过世。

    郭大路奶奶,郭张氏,首都一般平民,72岁,现随郭立阳居于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