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百零九章 热河之败

    东北军本是地方性的武装集团,其前身为奉系大军阀张作霖所统辖的奉军。1928年底张少帅举行东北易帜之后,编为东北边防军,纳入南京ZF军系统,拥有兵力约三十至四十万。其统帅张少帅为国民ZF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又为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

    不过随着张少帅的这次下野,原本这支能够和蒋光头ZY军抗衡的部队,从此划上了一个句号。

    虽然之后,张少帅从国外回来,又继续领导了这支部队,但是,那时候的东北军,已经没有了现在的地位,已经完全成为了被老蒋调遣的国.军。甚至于,还赶不上他的手下败将,阎锡山。

    热河抗战从日军开始进攻到日军夺取热河省会仅仅用了12天,从锦州到热河有400多公里,日军一路上还要攻城拔寨,还要迂回前进,还要遇水搭桥。若再考虑到当时的路况较差,所到之处多为高原山地,到处是崇山峻岭,险隘棋布,从战术上讲绝对是易守难攻之地,日军能以如此速度完成战斗,几乎可以说如同行军拉练一般了。

    东北军溃败、阵前投敌,甚至还有热河民众欢迎日满联军,组织民团痛击汤玉麟部队的那样的事情发生,都让这个年轻的少帅不能理解、苦闷、耻辱、悲怆甚至无助。

    华夏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想他父亲在世时东北军曾经的无限风光,如今仅仅过去短短几年,这支家乡的子弟兵竟如此不堪一击。

    从“九一八”事变到退守关内,他还可以抬出蒋光头不抵抗的训令做为掩饰,混淆视听。可热河抗战却是ZYZF和蒋本人都支持他必须坚决抵抗不能含糊的战斗,甚至蒋的ZY军也派来3个师(25师、2师和83师)北上参与抗战,结果这3个师还在路上,热河就成了关东军的囊中之物。张少帅毕竟是个30出头的血性男儿,毕竟血管里还流淌着军人的血液。尽管这时他还被毒瘾折磨着,但他还打算重整旗鼓,再上疆场与日军拼个高下。

    然而历史有很多时候是不再给犯错人机会的,一帆风顺的张少帅这次到了该为他的失败和无能承担责任的时候了。热河沦陷,民怨沸腾。

    立法院长孙科对新闻媒体公开表示:张少帅、汤玉麟是华夏民族的罪人,ZF应与严惩,不然民愤难平。

    张、汤应立即辞职以谢国人。监察院邵鸿基等7名委员联名弹劾张少帅和汤玉麟。在民间,就连一向与张少帅关系要好的白话文学先锋胡适博士也愤怒指责张少帅的五大罪状:

    (一)自己以取咎取怨之身,明知不能负此大任而偏要恋栈,贻误国家,其罪一;

    (二)庇护汤玉麟,纵容他祸害人民,断送土地,其罪二;

    (三)有充分时间而对热河、山海关不作充分的准备,其罪三;

    (四)时机已急,而不亲赴前线督师,又至今还不引咎自谴,其罪四;

    (五)性情多疑,不能信任人,故手下无一敢负责做事的人才,亦无一能各负其责各自为战的军队;事必恭亲,而精力又不允许;部下之不统一,指挥之不统一,都由于无一个人肯替他负责任,其罪五。

    外交方面,出席国联会议的代表颜惠庆和顾维钧,觉得无脸再在列强面争取权益,愤然向南京ZF递交辞呈。

    蒋光头作为国民ZF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在如此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竟然未到前线部署作战,不知轻重地在江西那里督剿H军,难辞其咎!直接指挥作战的张少帅将大好河山一丢再丢,该当何罪!更可恨的是热河省ZX汤玉麟,不仅贪婪成性使得民不聊生,还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罪不容赦!于是,国民ZF对汤玉麟撤职,并发出缉拿令。

    张少帅知道这次这么快就丢失了热河全省是把祸惹大了,但他没想到后果如此严重。全国上下出离愤怒了,不但要求惩办他和汤玉麟,甚至还有的强烈要求蒋光头和他同时下台。

    在这种形势下,他知道自己需要做出个姿态来,免得怒火再烧到蒋委员长身上。在国民D的高层人物里面,蒋光头和张少帅的关系非常特殊。在国民GM军之外的军阀当中,只有张少帅没有和蒋的军队打过仗,若不是1928年底张少帅易帜归顺国民ZF,蒋就不能完成华夏形式上的统一。

    所以,蒋、张在那个时候对于国家和民族共同做出了贡献,也奠定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基础。

    到了1930年中原大战,若不是张少帅关键时刻公开支持蒋光头,战局谁胜谁败更难预料。蒋靠张的支持使国家的统一更进了一步,也使蒋的地位更加巩固,实力更具优势。

    这样一来,蒋、张的关系就不仅仅是友谊那么简单了,可说是患难之交了。蒋那时非常看重张少帅,据说,蒋之于张就好比国父孙先生之于蒋光头。

    张本人那时并不知蒋对他有这样高的希望,但张是个非常讲义气的男人,这是东北男人骨子里面就有的东西。同时对于热河的惨败他内心的愧疚比任何人都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