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百三十九章 无奈的选择

    1934年李卫东组建第十九路军完毕,开始了国内战场上的征程。此前连续两年均为日本关东军在北方挑起事端,李卫东率部抵抗,此次的战斗变成了内战,战场也从北方转到了南方。

    正当李卫东苦思如何在内战中与交战方不伤和气,又能图谋更大利益的时候,原东北军领袖张少帅于1月8日“考察归国”返回上海。

    张少帅在“出国考察”期间,由其夫人于凤至和红颜知己赵四小姐等人陪同,先后考察了意大利、瑞士、德国、法国、英国、瑞典等国。

    在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他会见了前来拜望他的前“吉林自卫军”总司令李杜。

    李杜在1933年1月9日退入苏联后,辗转来到苏联首都莫斯科,受到国民ZF驻苏大使颜惠庆的热情招待并在莫斯科休整了3个月。

    李杜因回国抗战心切,多次请颜惠庆帮忙安排回国。在颜惠庆的帮助下,李杜一行于4月末从莫斯科出发后,经奥地利、波兰、柏林再到威尼斯。

    当听说少帅本人恰好也在威尼斯时,急忙来到张少帅住所拜晤。李杜如漂泊的游子终于找到了归宿,张少帅也正是人生失意之时,在他乡遇到自己的老部下自是格外的兴奋。

    李杜将“吉林自卫军”的抗日情况作了详细报告,张再把国内的抗日现状和自身处境告知李杜。说来说去两人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愿望便是尽早回国抗战。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威尼斯水城,也告别了少帅张少帅,李杜于1933年6月4辗转回国后落脚在上海,受到了上海市长吴铁成和上海市民的热烈欢迎,从此,抗日英雄李杜又重新投入到祖国的抗日救亡事业当中。

    张少帅今番归国,俨然脱胎换骨一般,戒掉了毒瘾的他再现昔日的英俊潇洒,整个人也似乎沉稳了不少。

    张少帅带着李杜,从上海赶到南京,拜见蒋光头。

    李卫东吩咐春妮,把二人接到知音小筑居住,并带着夫人周瑾,汪雨涵从福州出发,赶回南京与张少帅见面,同时通知冯雪茹,从三亚乘飞机,飞往南京。

    南京,知音小筑,李卫东官邸。

    李卫东和张少帅一见面,就拥抱在一起,张少帅激动的热泪盈眶,冯雪茹和赵四也手拉着手站在一边哭泣。

    李卫东道:“大哥这次归来,精神焕发,可喜可贺啊!”

    张少帅道:“听兄弟的话,我已经把毒瘾戒掉了。”

    李卫东道:“这是好事,今个我们兄弟要痛饮一番。”

    知音小筑,设宴款待,为了方便李卫东与张少帅说话,李老夫人和李卫华等兄妹,并未出席。

    张少帅坐在首座,李卫东和李杜左右相陪,周瑾,赵四,汪雨涵,冯雪茹围桌坐下。

    这是李卫东和李杜第一次见面,李杜在吉林抗战的事情,李卫东由衷的倾佩。

    李卫东端起酒杯道:“这是我与老哥哥第一次相见,这第一杯酒,我敬哥哥。”

    李杜急忙站起来道:“哎呀,舍不得,李将军乃华夏中流砥柱,应该我敬李将军。”

    张少帅道:“咱们都是东北汉子,别讲那些礼数,同饮同乐。”

    三人举杯畅饮。

    张少帅道:“兄弟这一年,出息不少,现如今也是一方诸侯了。”

    李卫东道:“那还不是哥哥给打下的底子,五十五军,六十三军,都是东北军出身,若是没有东北军相帮,我也不能迅速发展。”

    张少帅道:“这两支部队,交在兄弟手中,那也是因祸得福,今日没有外人,咱们兄弟研究一下,下一步该怎么做。”

    李杜急忙插嘴道:“东北军还有四个军,加上李将军手中的四个军,在配以东北抗日义勇军各部,也是百万之众,不如二位将军联手,收复东北。”

    李卫东道:“不忙说这个,先请二位说说出国考察之心得。”

    李杜道:“哎,不走出去,不知道华夏有多落后啊!”

    张少帅道:“欧洲各国,正在恢复经济,尤其是德国,意大利,正一步一步的向大国行列迈进!”

    李卫东道:“大萧条之后,美国新政,德国意大利复兴,苏联大力发展工业,日本闷头苦干,若是此时,我们发动战争,那么我们华夏的底子瞬间就会被打没了,我们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

    李杜道:“难道将军要任由日本人在东北四省胡作非为?”

    李卫东道:“深挖洞广积粮,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待时机成熟,一定叫小鬼子万劫不复!”

    张少帅道:“兄弟说说打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