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百零一章 八月十二日

    这是李卫东在这个世界,第二次来到上海。

    第一次,是六年前,他带领刚刚组建的佩剑旅,加入十九路军的战斗序列。

    那时候,他满脑子都是如何杀死更多的鬼子。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一次,佩剑旅几乎被打光。

    从那以后,李卫东变的更加成熟了。

    眼界高了,心胸宽了,官也一步一步的高升了。

    杀鬼子不在是李卫东此时唯一的志向,在战争中投机,使得华夏捞足了实惠,是他最主要的目标。

    面对平津血战,李卫东明知道结果,却没去改变过程,就是原本埋伏在29军的梁重等三个团,战斗的时候,他都没给发过一封电报。

    老战友赵登禹牺牲了,李卫东伤心,但是却没有像老蒋那样掉落一滴眼泪。

    就连朝夕相伴的汪雨涵,都说李卫东变的更冷血了。

    赵登禹牺牲的那一晚上,李卫东无休止的在汪雨涵的肚皮上发泄着。

    而对于29军的命运,不闻不问。

    29军被改编成第一集团军后,李卫东就把梁重等三个团,调去了海口休整。

    他甚至对宋哲元破口大骂,说五年的时间,三位爱将竟然不升一级,既然你怀疑是我安排在你身旁的钉子,那么我就给你拔掉。

    现在,李卫东又来上海了,除了朴成云的卫队,李卫东没有多带一个士兵。

    大战前的上海非常的沉寂。

    密密麻麻的铅字报道的都是临战前的紧张气氛;

    自从卢沟桥枪响以后,十九集团军的将领们的心早已飞向了抗日前线;

    然而李卫东却对他们的请战要求,不闻不问。

    由南而北的淞沪铁路以江湾为中心。东江湾路1号面对四川北路的拐弯处,像军舰状地横卧着一幢四层高的钢架混凝土大楼。椭圆的外形和粗壮的门柱以及粗线条式的建筑风格,显示出大和民族的骄横和强壮,这幢建于1924年、占地6,130平方米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的重要据点和指挥部。

    这幢军舰状的大楼背后,淞沪铁路逶迤而过。这里是虹口地区的繁华地段,也是公共租界和华界的边缘地区,横浜路、宝山路、宝兴路和四川北路在这里交会,相距不远的北面,是松柏苍翠的虹口公园。而宝山路上狭窄而平坦的八字桥,曾是李卫东浴血奋战过的地方。

    李卫东躲在观察这这座大楼。

    这时,一身旗袍的汪雨涵送来了早晨出版的报纸,李卫东接过报纸,散发着油墨味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火药和硝烟味。《本市新闻》栏的头条消息是《日军舰兵麇集本埠形势严重》。

    消息道:“日军阵线在今晨2时后,少数前哨部队及便衣队,在横浜河以东及青云桥开始活动,并在今晨3时余,曾开三四枪挑衅,但我方沉着镇静,不予理睬。今晨2时后,记者驱车往公共租界与闸北交界处作最后巡视,但见凡通华界之各铁栅门,均已紧闭,每处均有武装万国商团警卫把守。遥视闸北方面,马路电灯,虽仍如昔日光明,但路上空无一人,状至凄凉,无形中已入战时状态矣。”

    密密麻麻的铅字报道的都是临战前的紧张气氛:“吴淞、闸北、江湾一带的居民,纷纷携带箱笼争向租界区域搬迁,汽车、人力车被雇一空。

    昨晚10时左右,日方军队纷纷出动,并有多数日军间谍,混入我交通要道以及公共场所刺探消息。公共租界中的店铺多已提前关门,有轨电车9点45分时都已进厂,只有往来于北四川路靶子路静安寺之间及外洋泾桥静安寺间的1、2两路电车仍然维持运行。

    英国、美国、法国都已准备增兵来沪,法国陆军400名昨夜已从安南到沪,另400名下周可到。英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分别由香港和菲律宾出发。公共租界的万国商团和法租界的白俄商团,昨夜也已出动,布防租界边境道口,租界巡捕也全体出动,维持区内治安。”

    “在上海的江海各轮,已全数离沪。自本日起,本埠华商轮船公司,不论国营、民航,各航线的正班轮船,已完全停航。京沪铁路线的客车,昨日起也已停驶。”

    每一则标题都令人担忧:《俞市长发表重要谈话,日派大批军舰到沪殊深遗憾,深盼市民镇静尽国民之职责》、《共同委员会昨开会应日方之请竟要求我方撤兵、俞市长严正驳斥会议无结果》……

    与《申报》和《新闻报》成为上海三足鼎立的《时报》,报纸封面上,加印了两个血一样的大字:难关。

    李卫东放下报纸道:“我们回南京吧!”

    汪雨涵道:“这个时候走?”

    李卫东道:“该来的总会来,抗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且你我在上海,也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倒是去南京,可以看看我们朝思梦想的老首长。”

    8月12日这天上午10时,南京的主要街道两旁增加了一些抗日的标语,从机场到ZY饭店的马路上,一下子平添了许多军警、岗哨。明眼人一看便知,今天将有不平凡的人物到来。

    果然,先后从西安飞来的飞机,给南京送来的贵宾是H军总司令朱D、S区ZY军委副ZX周先生、H军副总参谋长叶建一。

    为了表示出极大的热情,蒋光头派出李卫东前去机场迎接。

    李卫东此时是军部的副总参谋长,由他迎接,规格很高。

    三位大佬一下飞机,穿军装的急忙敬礼。

    李卫东谦虚道:“主任在这儿,应该由学生给您们敬礼。”

    朱D握住李卫东的手道:“舍不得啊,现在我可是在你的领导之下啊。”

    然后又悄悄的说道:“这几年,你小子可追的我好苦啊。”

    李卫东小声的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嘛”

    朱D打趣道:“我还希望你多追我几次呢,你不追,我的弹药都不知上哪里去弄。”

    两人哈哈大笑。

    将近中午,来自延安的贵宾被邀请到中山东路的ZY饭店进午餐。主人当中有军政部长何应钦,蒋光头的代表李卫东、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兼侍从室副主任姚琮,高级将领陈诚、顾祝同、周至柔等国民D要人。

    昔日在战场上交锋的对手,今天重又举杯共饮。他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同饮黄河水、长江水长大的,如今都是肩负着治国重任的一代军人,在民族危难之际,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没有化解不了的历史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