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百三十八章

    12月20日,由“大和”号战列舰和3艘驱逐舰组成的一号输送部队满载部队和物资从横须贺起航,经五天的航行抵达特鲁克,将所运载的人员和物资转交给三号输送部队。

    12月24日,由3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组成的二号输送部队从濑户内海出发,五天后到达特鲁克。1月2日从特鲁克出航,顺利地将部队和物资送上卡维恩。

    太平洋战区海南部队在攻占塔拉瓦后,叶婷将航母兵力作了调整,抽调2艘航母和6艘驱逐舰,由谢秃子指挥组成航母编队,调往南太平洋。谢秃子编队刚刚抵达南太平洋,就于12月25日组织百余架舰载机对卡维恩进行了空袭,击沉运输船、扫雷艇各1艘,击伤运输船多艘。

    日军随即起飞6架侦察机搜索海南部队舰队,于中午前后发现返航的华夏军舰,日军派出两批共11架攻击机,只有第一批的4架攻击机在黄昏时分对海南部队舰队进行了攻击,损失2架飞机,没有取得战果。

    由于卡维恩遭到海南部队空袭,26日从特鲁克起航的三号输送部队甲队被迫折返。后于29日再度出航,总算顺利完成了输送任务。

    由1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组成的三号输送部队乙队12月30日从特鲁克出发,1月1日驶抵卡维恩,正在进行卸载,就遭到海南部队谢秃子编队舰载机的攻击,尽管日军紧急起飞42架战斗机迎战,4艘军舰也迅即离港规避,但还是受到很大损失,“能代”号巡洋舰右舷中弹,还挨了五枚近失弹,舰体多处破损,弹药舱进水;“大淀”号和“山云”号驱逐舰也被击伤。

    日军派出两批18架攻击机实施反击,但没有能找到海南部队舰队,无功而返。

    1月2日和3日,日军不断出动侦察机搜寻海南部队舰队,但由于谢秃子编队向南规避而毫无发现。就在日军以为海南部队已经远去的时候,3日晚谢秃子编队却掉头北上,并于4日凌晨再次出动舰载机空袭卡维恩,击伤“皋月”和“夕月”号驱逐舰。

    1943年底,海南海军工程兵修建大队和新西兰工兵部队经过艰苦奋战,已在布干维尔岛托罗基纳建成一个可供重型轰炸机起降的大型机场,1月,所罗门航空队的轰炸机部队进驻该机场,由于托罗基纳距拉包尔仅400千米,从托罗基纳起飞的轰炸机一天之内可以光顾拉包尔多次,对拉包尔的空袭平均每周高达千余架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日军从1943年秋起就开始加强拉包尔的防御,陆海军总兵力达到九万余人,飞机约300架,并修建了大量的地下工事、地下飞机库等防御设施,使之成为日军在南太平洋上的要塞。拉包尔的日军航空兵对海南部队南太平洋海上运输威胁很大,成为海南部队在南太平洋发动反击的绊脚石。海南部队要在南太平洋继续采取战略反攻,势必要压制并瘫痪拉包尔的日军航空兵,使之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海南部队继续对拉包尔实施战略包围。

    1月31日晨,位于拉包尔以东约210千米的格林群岛上的日军观通站报告海南部队开始登陆,拉包尔日军立即出动侦察机前去侦察,果然发现海南部队登陆编队,日军东南指挥部随即决定出动飞机实施空袭,并在格林群岛的主岛尼散岛进行反登陆。下午日军起飞8架零式战斗机空袭尼散岛,击沉击毁海南部队3艘鱼雷艇,此时岛上的日军守备部队大部被歼,观通站人员则已逃往佛埃尼岛。

    2月1日,日军再次出动8架九九式轰炸机和18架零式战斗机空袭尼散岛,但没有发现海南部队踪影,原来海南部队此次登陆只是一次侦察行动,完成任务后已于当日深夜主动撤离。

    同日,日军2艘潜艇搭载123人的反登陆部队于拉包尔出发,于3日抵达格林群岛,由于海上风浪较大,只有77人登岛。此外撤至佛埃尼岛的观通站人员在得知海南部队撤退后也回到尼散岛。

    2月14日上午,日军侦察机在谋诺岛以西海域发现由20余艘舰船组成的海南部队编队,下午日军就出动6架轰炸机前去攻击,但被击落2架,没有取得战果。天黑后日军又派出12架攻击机,由于海南部队夜间战斗机的有力掩护,并施放烟雾,日机的攻击毫无收获,白白付出了3架飞机的损失。这支编队就是海南部队运送准备在格林群岛登陆的船队。

    2月15日清晨,日军又出动6架攻击机前来攻击,总算击沉了海南部队1艘运输船,但日军损失飞机5架。天亮后由5800名新西兰军和海南部队组成的登陆部队成功登陆。

    海南部队登陆后日军由于拉包尔连遭空袭,自身难保,因此未再派出飞机空袭格林群岛。海南部队很快肃清了岛上的日军,并立即着手修建机场,海军工程兵经连日奋战于3月4日将机场建成,这样一来,海南部队的前进航空基地从托罗基纳又前推了220千米,不仅拉包尔,甚至卡维恩都已在所罗门航空队的战斗机活动半径之内,因此海南部队轰炸机就可以在战斗机的有力掩护下对日军整个俾斯麦群岛实施猛烈空中打击。

    徐宝珍在夺取了格林群岛后,还计划在卡维恩登陆,但叶婷认为日军在卡维恩防御力量比较雄厚,如果发起登陆,势必遭到顽强抵抗,代价较大,因此没有批准这一计划。叶婷认为卡维恩西北约150千米的埃米劳岛,日军几乎没有设防,而且地理位置更有利于配合西南太平洋战区的部队,所以建议攻取埃米劳岛。根据叶婷的建议,徐宝珍开始了行动。

    3月20日,海南部队3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对埃米劳岛进行了持续三个多小时的猛烈炮击,同时附近的木骚岛日军也遭到了海南部队飞机的猛烈空袭,在海空火力掩护下,海南海军陆战队队第四团约1800人在埃米劳岛登陆,正如叶婷所预料的,登陆行动非常顺利,海南部队夺取埃米劳岛后就开始修建机场和鱼雷艇基地,至4月初,埃米劳岛的机场和鱼雷艇基地全部建成。这样徐宝珍所指挥的南太平洋海南部队已从东面和东北完成了对拉包尔的战略包围。

    日军在南太平洋上节节败退,其最重要的海空基地拉包尔也岌岌可危,战局正逐步朝着有利于海南部队的方向发展。从1943年2月日军撤离瓜岛到1943年12月布干维尔岛海空权基本被海南部队掌握,近十个月的时间里,日军损失惨重,仅水面军舰就被击沉水上飞机母舰1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26艘,还有55艘军舰被击伤,而在同一时间里,海南部队仅有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4艘、鱼雷艇供应舰1艘和鱼雷艇8艘被击沉,20艘军舰被击伤。日军的巨大损失,尤其是驱逐舰、飞机和熟练飞行员的损失是日军短时期里难以弥补的,不得不靠缩短战线来集中兵力兵器应对海南部队越来越强劲的反攻。

    在此期间,海南的巨大工业潜力开始发挥出来,1943年海南新建成的舰艇吨位是日本的3.5倍,新造飞机数量是日本的6倍,而且海南的人力优势也开始显现,大批经过充分训练的飞行员等专业技术和战斗人员陆续参战,海南正凭借其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逐渐扭转南太平洋的局势。

    根据1943年3月海南参谋长联席会议有关反攻拉包尔的指示,李卫东上将的西南太平洋战区部队为左路,进攻胡翁半岛和新不列颠岛,从西面和西北面封锁拉包尔。

    1943年夏,西南太平洋盟军地面部队共计十四个澳大利亚师和三个海南部队师,海军为第七舰队,空中力量由海南部队第五航空队和澳大利亚空军组成,总共拥有作战飞机约1400架,李卫东觉得要进攻新不列颠岛,就必须先夺取诸如所罗门海的基里威纳岛、伍德拉克岛、新几内亚岛的萨拉莫阿、莱城、芬什哈芬等战略要地,以逐步建立起航空基地,从而有效掩护地面部队的推进。

    1943年6月30日,即徐宝珍的部队在伦多瓦登陆的同一天,李卫东所部也开始发动攻势。

    海南部队主攻方向是基里威纳岛和伍德拉克岛,基里威纳岛和伍德拉克岛是所罗门海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中最大的两个,正处在海南部队西南太平洋战区和南太平洋战区之间,海南部队夺取这两岛,就可使两战区联成一气,相互配合支援。

    海南部队投入两个团,从米尔恩湾和澳大利亚的敦斯维尔出发,由第七舰队的两栖编队运送,第五航空队提供空中掩护,分别在两登陆,由于日军在这两没有部署守备部队,所以海南部队的登陆没有遇到抵抗。夺取后,海南部队立即开始修建机场,伍德拉克岛机场于7月中旬建成,基里威纳岛机场也于8月建成,从8月18日起,从这两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就开始为轰炸拉包尔和布干维尔岛的重轰炸机护航。

    海南部队助攻方向则是在萨拉莫阿东南的纳索湾,登陆行动也于6月30日开始,参战部队是海南部队第四十一步兵师一部,约一千人,考虑到纳索湾水域礁石密布,海南部队没有使用登陆舰、运输船等常规两栖船只,而是用鱼雷艇运送部队。由于鱼雷艇航程较小,所以海南部队出发地点选在距离登陆地点仅75千米的莫罗贝,经过近两小时的航行,海南部队于拂晓时分冲上纳索湾海滩,日军在此的防御兵力仅有陆军一个大队约300人以及海军一个观通站约20人,根本无力抗击海南部队的登陆,萨拉莫阿地区的日军第五十一师团虽然接到拉包尔日军指挥部坚决反击的命令,却苦于手头兵力不足,只能派出一个中队百余人,根本无济于事,日军守军和援军在海南部队巨大压力下,被迫退至萨鲁斯。

    海南部队以小型舟艇连续进行四个夜晚的突击运输,将计划中的部队和物资全部运上登陆场,建立起比较巩固的前进基地。

    海南部队在纳索湾的登陆,其目的是打通与布罗罗地区澳大利亚第三步兵师的联系,建立起从海上经纳索湾至布罗罗的后勤补给线,在此之前,布罗罗的澳军全靠空中运输维持补给。而布罗罗的澳军所肩负的使命是造成进攻萨拉莫阿的假象,澳军得到补充后多次发动进攻,将日军压缩至萨拉莫阿周围10千米,加上海南部队对该地区的严密海空封锁,使该地区日军陷入了困境,也使日军第八方面军司令今村均大将坚信,萨拉莫阿将是海南部队下一个进攻方向,因此从莱城抽调部队驰援萨拉莫阿——这正中李卫东下怀,因为李卫东的下一个目标,正是莱城。

    日军在萨拉莫阿和莱城一线的部队有陆军第五十一师团、独立第二十一旅团、南海支队、冈城支队和海军第七巡防大队等部,共约一万余人,由第五十一师团长中野足立中将统一指挥,中野认为莱城战略战术价值不大,因此将防御重点放在萨拉莫阿,在莱城仅有近两千人,而且多为老弱,战斗力很低。

    李卫东则认为莱城拥有良好的港口,又适宜修建机场,一旦夺取,便可迅速将其建成为进攻新不列颠岛和新几内亚岛的前进海空基地,因此比萨拉莫阿更具战略意义,而且日军防御又远比萨拉莫阿薄弱,正是攻击的绝好目标。

    从8月开始,海南部队第五航空队就已经有计划地对莱城附近日军机场实施压制性空袭,并对莱城所在的胡翁湾海域日军海上运输进行打击,根据“尤尔特拉”情报小组所提供的情

    报,李卫东能准确掌握日军的动向,8月中旬当得知日军在新几内亚岛韦瓦克机场集结了约200架飞机,准备与海南部队争夺胡翁湾海域的制空权,李卫东立即命令肯尼少将的第五航空队出击,8月17日第五航空队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突袭,与1941年12月8日菲律宾海南部队机场遭到空袭如出一辙,只不过这次挨打的是日军,日军在空袭中遭到了极其惨重的损失,空袭过后完好无损的仅有6架飞机!日军在该地区的空中力量从此不复存在!海南部队牢牢掌握了战场制空权。

    至9月初,海南部队飞机累计击沉日军运输舰艇约150艘,使莱城日军的补给和增援几乎断绝。

    9月2日,今村意识到胡翁半岛的严重局势,指示该地区的第十八军可以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撤出莱城、萨拉莫阿一线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