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13 蒋家外传(二)

    蒋夫人是华夏第一美人,这是当时世界上的公论,但是,若是单纯论长相,陈洁如并不输给蒋夫人,更何况,陈洁如非常的年轻,认识蒋光头的时候,才十几岁,而且性格温和。

    若是抛开功利,选择陈洁如做妻子,是所有男人的梦想,因为她最符合贤妻良母的标准。

    但是,她爱上的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男人,这个男人追求的,也不是幸福的家庭生活。

    有一种说法认为陈洁如原籍苏州,自幼居住上海,受过中等教育,会讲俄语,当过小学教员,做过护士,又在长三堂子当过高级艺妓。

    其家世无从稽考,但从当艺妓一事可以推测家境定有难处,或很贫穷,或先是有钱人家,后家道中落。长三堂子属于高级妓院,堂规很严,对姑娘们的要求很高,不仅要相貌漂亮,而且须懂得款待花钱的阔少,还要掌握点弹拉演唱的技艺,即色艺双全。陈洁如高高的身材,大眼睛,高鼻梁,面目清秀,为人谦和,又擅长琴棋,有一定的文化教养,在妓院姑娘中也是比较红的。

    《陈洁如回忆录》记载:陈洁如原籍镇海,通称宁波,乳名阿凤,她父亲是一位纸商,经营很多地产手工艺品;母亲来自苏州,姓吴。陈洁如的母亲对她的X教育较早,让她当心男人,保持处女的贞*。

    陈洁如对母亲的话谨记在心,因此,说她是妓女的说法不成立。过去都认为,本世纪20年代初的蒋光头尚未发迹,只是浪迹江湖。赚钱之余,逛逛长三堂子,寻求声色之娱,填补身心空虚。在那里,邂逅陈洁如。这种说法看来根据也不足。

    据《陈洁如回忆录》说,蒋光头遇到陈洁如是在张静江家中。因为陈洁如的好友朱逸民嫁给张静江做续弦,陈洁如常常去看望她。

    1919年暑假的一天,孙先生和蒋光头、戴季陶看望张静江,在张府陈洁如首次遇到蒋光头。陈洁如当时才13岁。蒋光头对陈洁如很感兴趣,在张家大门口等着陈洁如并要陈的地址以便去看望她。

    陈洁如故意说错自己的地址,但蒋是个有心计的人,居然找到了陈的家。在陈洁如母亲的干预下,蒋光头没能和陈洁如交上朋友。也许是对自己14岁初婚的联想,蒋光头竟对陈一见钟情,一次在张家狭路相逢,蒋光头*着陈洁如表态。

    陈终于答应和蒋约会,但第一次约会蒋把陈带到一家包好的旅馆房间,陈十分恐惧,夺门逃走。此后蒋不断给陈打电话使她心神不宁。蒋光头向陈洁如明释妻妾情况,发誓永不负心。

    蒋光头又说:“我定将用我的鲜血,为你写下一张永爱不休的誓书。”陈洁如害怕得连声大叫:“请———请将那把刀放下———我相信你———只要你放下刀!”就这样,陈洁如向蒋光头交出自己的一颗心。

    陈洁如母亲认为她应当尽到为母的职责,依循正常仪式,完成陈洁如的婚礼大事,于是先举行订婚仪式,由蒋陈两家交换礼物,另在精美的红帖上填写订婚双方的生辰八字和其他项目。

    这就使蒋光头和陈洁如合为一体,不能改悔。订婚翌日他们坐在南京路一家巧克力店中吃点心,蒋光头对陈洁如说:“陈凤是你的乳名,应当只供你母亲使用。依照华夏礼节,乳名是不宜给朋友叫的。因此,我已为你选了一个新名字,我想它恰合你的性格。这个名字是‘洁如’,意思是‘如同纯洁’或‘如同未受世间污染’。在我看来,你真是纯洁无瑕的。你喜欢它吗?看这里!”他即打开一个纸包,取出他自己的一帧照片,照片上将“陈洁如”三字显著地写在他自己的左侧。

    蒋陈的结婚典礼于1921年12月5日在上海永安大楼大东旅馆的大宴客厅内举行。当年这里是举办正式结婚典礼的最常用场所之一。

    蒋陈的婚礼是半西半中式的。蒋光头送给陈洁如的礼物是一张明信片大小的柯达照相机,陈洁如送给他的是一只Waltham牌金质怀表,带有金链。陈洁如没有采用白缎或红缎,而采用了镶金银花的淡粉色的结婚礼服;头发上戴着珍珠头饰。

    蒋光头穿一身深蓝色长袍,外罩黑缎马褂。宽敞的婚礼大厅里挂着镶有彩龙的大幅红绸喜幛,显得喜气洋洋。大厅入口处横悬着四盏很大的红灯笼。大厅屋顶上也悬垂很多大型的绘花纱灯,而屋顶ZY还有一具色彩绚丽的装饰用“翠鸟”(Kingfisterbird)大吊灯。

    厅内到处摆设很多盆鲜花和绿色的棕榈。据陈洁如回忆说:“婚礼仪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结婚证书上用印,以确认这种现代式华夏婚姻;这仪式要在大厅一端的一大礼桌旁举行。第二部分是在对面另一端的供案前,象征式地祭拜天地祖宗。午夜到了,这场婚礼喜事终于结束,大家已该休息了。陈洁如坐在房中,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