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九章。杯具的县尊

  杜松要去上门理论,旁边的老仵作上前跟杜松说:“这伏牛寨的牛每年都是这么个死法,老爷无需理会,直接记录病亡就行。”

  “世上哪有这么蹊巧的事?”只是想上门说理,杜松这次没带衙役,只带着绍兴师爷又去了石家集。

  到了石家集,伏牛寨的人正在那分牛肉。杜松怒火中烧,师爷见县令动了真怒,欲拿出泼妇骂街的本事跟伏牛寨的人对骂一场。

  花寨主理都没理胀得脖子粗大的师爷,一挥手,人群中走出两少年,拿一部犁,一个在前拉,一个在后掌,在田间犁的速度远远快过耕牛。

  “看到没有?牛就是用来吃肉的,明年这个时候你还要准时给我们送来。”

  回到县衙,绍兴师爷也连夜跟杜松告别。“县尊鸿福,治下多能士,且民风淳朴,我等无用武之地,欲从此发奋上进,一搏前程,如果偶进能如县尊一般治理一方万事不愁就是我等志向。”

  家将走了,绍兴师爷也走了,衙役们天天没有事做还要到富户家帮工赚钱贴补家用。杜松从此心如死灰,去年年底,知道吏部三年大考功,杜松还是想有所上进,就礼贤下士地到伏牛寨请安。

  “花寨主在您的带领下伏牛寨蒸蒸日上,人口与日俱增。您看是不是上报人口是能不能在三千的基础上再加点?”

  武周五千人口以下的县为下县,五千到二万的为中县,二万以上的为上县。现在洪杜县的总人口只有四千,伏牛寨就占了三千,还十几年没有增加过人口了。

  在人口稀少的边疆下县,人口增加可是天大的政绩。

  花寨主还是冷冷的板凳脸。“有生就有死,除了一年送一头牛也没见你们汉人帮助我们,人口怎么会有增加?”

  杜松早料到花寨主肯定不会同意就拿出第二条方案。“我上任三年,虽然跟寨主小有摩擦,但总的说来双方还是相处甚安,现在吏部大比,想求您帮个忙,能不能把今年的田租调为出劳役,把官道和洪杜河修修?”

  杜松为了出政绩,算是读书人的面子都不要了,谁知花寨主还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直接来了句“一切规矩照旧,田租你爱收不收,不要生花样来惹我,不然要你好看。”

  杜松气得拂袖而去。谁知道半夜三更的官道不仅没修还多塌了一段,杜松去找县里的其他大户修路,大户们的回答很一致。“伏牛寨说修,我们就一起修。他们不修,我们也修不了。”

  如是三年,杜松就得了个无功无过无为的评价。想到这些,牙痛得越发厉害。

  这时一个在县城金员外家做帮工赚外块的衙役满头大汗地跑到杜松跟前。“大大大人,那那伏牛寨的花寨主带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