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章 拔刀

    江户时代,仁孝天皇,天保元年。

    夏天的夜色,总是挂着迷人的色彩,有点深沉却带着一浪一漫。天空的云朵在月光的映射下,流水般幽进,若隐若现。那高悬着银镜似的圆月,把那如水的清辉漫漫倾泻,在蛙鸣虫啁中,繁星调皮的眨着眼,快乐的欣赏着婆娑的树影。这时,习习的凉风却把躺在草丛里的一个男人唤醒了。

    “我这是在哪里?”男子揉了揉自己脑袋:“我的头发怎么变这样了?”

    “咦!我的衣服怎么变‘吴服’了。”男子旋即摸了摸衣服,摸到腰间:“好家伙,武士刀!”

    接着拔刀,观看一番:“居然是开刃的真家伙!”

    “难道我穿越了?还是穿越到了古代岛国。”男子收刀入鞘:“我记得只是去洗个温泉浴,女侍刚进来......”

    原来此男子乃是旅日华人,名唤“骅”。因其导游曰:岛国之温泉浴,温泉女有“特色服务”,别有一番风味。

    骅有猎奇之心,愿以身亲验,结果因为捡肥皂,不慎滑倒,磕晕了。待之醒来,已是穿越之人。

    “既来之则安之。”骅旋即起身,整理衣着,捡起丢在一旁的斗笠戴上,结果忽然直觉头晕目眩,一段记忆强涌进来:

    平民出身,渡世人。

    渡世人,亦称搏徒,通俗点——打手,高级点——保镖、雇佣兵。

    斗笠、披风、草鞋、腰间一把长胁差。这些人略懂武技、粗通文墨,没有正当职业,游走在各地帮会之间混口饭吃。帮派收留这些搏徒落脚,提供宿食,基于所谓的“江湖义理”,搏徒作为客人为帮派尽忠,完成帮会发布的任务,甚至在任务中丧命。

    江湖义理:即如华夏淮阴侯韩信故事“一饭之恩”、季布“一诺千金”:走江湖最重要的就是吃饭问题,但是JpN江湖规矩是,老百姓很少参合,收留渡世人的一般是当地帮派,渡世人需要之午后三时之前找到落脚点,得到许可之后,帮会提供“一宿一饭”,宿即过夜,饭则晚饭。

    同样是流浪,但是渡世人和浪人有本质的区别:浪人是失去家主的武士,身佩一长一短象征武士身份的两把刀;渡世人则是平民出身,腰间只能佩一把刀,为了一口饭吃,四处旅行,周游各地。

    骅旋即感叹:“前世我远离乡土,赴入大城,亦不过是为了“一宿一饭”,与渡世人何曾相似,怪不得是‘都市人’。既然如此,今日错过宿头,就在这野外露宿一晚吧!”

    就在这时,山下的驿道上,突然出现火把的亮光,接着一阵喧哗、砍杀的声音此起彼伏,骅听着一惊,本想跑路,但是“富贵险中求”,自己在华夏曾是武术运动员:省散打冠军,苦练《单刀法选》十余载,只是从没见过人血。

    骅潜行匐进,摸到厮杀地临近的草丛,却见一群武士和浪人打扮与一伙粗布褐衣,并喊着“蛤里卢崖”互相厮杀。

    骅思虑片刻,决定加入武士这一方,拔刀而起,对着一个褐衣头目,施展“斩刀式”:挥刀斩马血浸沙,举旌笙角破千杀。

    刀借人势,一刀横斩而下,头目霎时毙命。

    骅也不犹豫,立马施展“闪刀式”:出似长龙收若蛟,行云流水锋鸣刀。

    只见骅在人群中,步法极快,腾挪间,已经连斩三四人。

    就在这时为首的武士队长大喊道:

    “ご协力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阁下の名を闻きたい。”

    “感谢阁下助阵!愿闻阁下名讳。”

    骅正厮杀间,来不及多想,用蹩脚的日语,旋即脱口:“尾张,中山骅!”

    “中山君、私は主君を护卫して撤退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

    “中山君,我等需要护卫主公撤退,望君搭救一二。”

    骅亦不再言语,进进出出几个回合便杀到驾笼前,这时一个五旬老人从笼出来,几个武士护卫着且战且退。

    队长示意骅去第二个驾笼,却见帘子打开是个美人:花容袅娜,玉质娉婷。髻横一片乌云,眉扫半弯新月。星眼浑如点漆,酥胸真似截肪。韵度若风里海棠花,标格似雪中玉梅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