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6章 才女段元妃

    小霸王拓跋珪一口气灭掉拓跋窟咄和刘显,心里很兴奋,旁边有棵大树,感觉确实爽。于是再找慕容垂帮忙,接连吞并外公家的贺兰部,灭掉朔方的刘卫辰,一跃成了草原霸主。

    没多久,草原上的百家姓就被拓跋珪整合成一家,统一姓“魏”,除了北边的高车和柔然。高车族据说是丁零人,生活在伏尔加河畔,日子很苦。碰上大雪天,车轱辘都能埋在雪里,更别提搞运输。后来通过物理实验,车轱辘做的跟人一样高,问题就解决了,所以被称作高车。

    柔然是一群鲜卑散民,都是下等人,没形成家族气候,扎堆凑起来的部落。跟梁山好汉一样,欲望不大,就图个温饱和自由。

    俩部落有一个共同点,实力不强,但不好打。倒不是有多强悍,而是会逃,跑的又快又远,追不上,又不敢穷追,实在没法打,只能防。当年霍去病最远也就去过阴山,拓跋珪的老祖宗比霍去病跑的远,到过鲜卑山。可这兄弟俩直奔贝加尔湖,没大车轱辘根本不敢去,去了就别想再回来。

    后来的后来倒是有三个人去过,可惜折戟了两个,一个是法国的拿破仑大帝,一个是德国的希特勒元首。第三个是蒙古的成吉思汗,但人家是邻居,抬脚就到,有条件占这便宜。

    况且,铁木真曾经在山林里钻过几天,跟野兽抢吃的,是个猛人。虽然小时候遭遇跟拓跋珪相似,被人追杀,东躲西藏。但俩人大脑不一样,铁木真不学汉文化,没那么多忌讳,是草原上的一只纯鹰。相比之下,拓跋珪更像是“少康”。

    跟少康比,拓跋珪有两个明显的优势:第一,拓跋珪有更多前车之鉴;第二,拓跋珪有偶像。少康所处的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摸着石头过河,前车之鉴和偶像都属于奢侈品,不好找。拓跋珪不同,生活在幸福年代,这两样都近在眼前,根本不用找,前车之鉴是苻坚,偶像也是苻坚。

    从改国名开始,拓跋珪就有了苻坚的志向,借用曹操的话就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除了志向,拓跋珪同样热衷汉文化,可惜地盘全是草原,没办法普及农耕。于是,迫不及待的盯上了有农耕条件的后燕和后秦。

    后秦有点远,跑一趟太耗体力,还容易招来黄雀。后燕就在卧榻之侧,可以先拿它开张。至于高车和柔然,派个门神戍边就够了。

    后燕有恩于拓跋珪,还有个定海神针慕容垂,根本惹不起。于是拓跋珪先派人去摸底,回来报告说:“慕容垂老的大牙都掉了,子孙又是一群鼠辈,没啥能耐,再多等几年,就可以连锅端了。”

    有了苻坚这个前车,拓跋珪学会了忍耐,可要忍上几年,那就不是年轻人的性格。当年曹髦就是榜样,一个没忍住,把命和使命都给丢了。拓跋珪也一样,顶多耐个寂寞,就给自己找理由:“彭祖活了八百岁,虽说是传说,可老祖宗拓跋力微活了一百多却是事实。看慕容垂这体格,活过老祖宗也说不准。”

    心思稍一走神,把忍耐这事就给忘了,满脑子都是冲动,可又不敢单挑,于是抖机灵,帮西燕。忙没帮上,却惹恼了慕容垂,干脆派太子慕容宝去教训拓跋珪。之所以让太子挂帅,是因为这是大活,无论军功还是威信都能为慕容宝加持。

    慕容宝做事优柔寡断,是个没主见、好面子的太子。干活没水平,虚荣第一名。这弱点慕容垂很清楚,可惜处理方式有点糊涂。要说慕容垂一生,也就做过两件糊涂事,一是扶持拓跋珪,扶了只狼;二是扶持慕容宝,扶了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