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22章 正气大会(2)

    筑基天没有了战乱,没有了恶势力,佣兵的数量可能就要大幅度减少,甚至有一天不需要佣兵了,也是有可能的。

    而对于宗门来说,没有了强取豪夺,收入必将减少很多,门下弟子的数量也因此会大幅度减少。

    这些人怎么办?

    那些凡人国都需要军队,当然最好是由这些武者来组成。所以,这第七条路,才是容纳最大量武者的所在。

    准确地说,包括散修,实则是八条道路供武者选择。

    然而,毕竟筑基天还在受着黑魔的威胁,这样平和的八条路,很可能会导致筑基天的武道日渐衰落,武者日渐凋敝。

    对此,正气盟也有所应对:

    一是每年一次擂台赛。五域分赛,选出两千丹田境、一千丹海境和一百丹源境,然后在年底时参加典阁举办的擂台总决赛。

    二是典阁对武者开放,查阅任何武学典籍,每天只需要五十个铜钱。

    三是开辟三个“武者战场”:丹田境战场、丹海境战场和丹源境战场。凡是进入“战场”的武者,可以随意找人切磋或者是生死搏杀。

    这第三条是老阁主建议的。他认为,武者如果不见血,慢慢就都变成小绵羊了。沙九天深以为然,就提出了这个“武者战场”。

    战场中,不仅可以尽情厮杀,还有你永远想不到的机缘。比如说某种珍贵的丹药,某种高品阶的兵器,甚至有“武馆指点一个月”、“武馆传授某项武技”之类。

    这些当然都是典阁放入“战场”的,只要你能找得到,找到后还能守得住。

    知道老阁主为武者提出这个问题,并让沙九天解决后,南风国王也提出了一个凡人国发展的问题:如果凡人国自身治理得好,而且想扩大地盘,吞并周边发展不好的凡人国,是否可以?又怎么处理?

    结果沙九天不到一天就给出了答案:

    在中域除设置“武者战场”外,再开辟一个“争端战场”。凡是产生争端的凡人国,都可以派出军队到“争端战场”来实战解决。

    要开战,需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提出申请的国度自身治理过关,并由监察天下审查批准;二是双方派出的军队数量按人口比例计,可以少,却不可以多;三是胜者一方,最多可以向败者一方索要三座城池及其城池方圆百里的地域;四是不可以跨域。

    沙九天这样设计,实则就是希望减少凡人国的数量,最后几域各由一个大国来治理就可以了。如此筑基天的资源才能得到最合理的应用,而且这样的战争,不伤及凡人根本。

    沙九天深深知道,如果不让某些野心适当地释放,积累下来,野心会越来越大,或许会成为危及筑基天的巨大野心。

    沙九天还专门查看舆图,和老阁主、小不点、老相国等人,确定了“争端战场”的位置,就在中域佛宗所在的方圆五百里,其中有近半是中兴国的地盘。这次大战后,中兴国也不存在了。

    《争端申请书》交到监察天下后,监察天下则会先向申请国做民意调查:民众是否支持开战。如果民意不支持,就不准开战。而调查民意的范围,都是监察天下随机选择的,只需要满足一万人以上的乡镇、城池,都可能被划为调查范围。

    民意允许后,再询问争端对象是否应战,如果不应战,则只要交出对方索要的城池就可以免战,或者是双方自行谈判解决。

    这些措施被南风国王称为:“有民意制约,有谈判妥协的可能,还有冷静期。从此筑基天的战火无法轻易点燃,即使点燃,也不会伤及凡人与国本。而且,治理良好的小国,还可以借此蚕食大国。也许百年之后,筑基天就只剩下五个皇朝了。”

    如果沙九天没准备好战后的总体方针,他也不会激怒中域。

    因为一旦击败中域,正气盟就将面临着如何治理天下的问题。

    善战不等于擅长治理天下。

    沙九天就一个想法,长痛不如短痛,快刀斩乱麻。事后,就把筑基天交给正气盟治理,而他则会辞去一切正气盟的职务,一边抓紧修炼,好早去元气天,一边陪着牡丹在南风国过几天悠闲的日子。

    当然,这些内容只有正气盟的主要人员知道,连南风国的重臣知道的都不多,自然正气大会也是不知道的。

    如果正气大会能够讨论出这些策略,正气盟就会顺水推舟,把这当成是正气大会的成果;如果正气大会讨论的方向有所偏差,正气盟也是要参与正气大会的,而且遍布每个小组,自然会加以引导;如果正气大会上,有人能够提出更好的策略,正气盟自然会欣然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