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章 四年完结(1)

    时间回到2013年,那个张海潮幻想开始的2013年。同样是六月,同样的校园里,一样的毕业典礼上,台下同样坐着一批人,他们与今天台下的那群人一样,熬过了他们所认为的枯燥乏味的四年,正等待着冲出束缚的牢笼,奔向梦想的疆场。

    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特点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们平等地拥有过四年时光,一样的教室,一样的球场,一样的周围那群人,所不同的是他们享受这时间的方式和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四年间,有的人在宿舍、自习室、图书馆三点一线间匆匆穿梭,他们不谙世事,沿着父母、导师圈定的路线持续深造,享受学历给他们带去的无限荣光;有的人昼伏夜出,在刀塔、魔兽、英雄联盟中展现自我,他们以李晓峰、李永浩等电竞精英为偶像,他们三五成群地沉浸在游戏中忘情地吼叫、忘情地指责、忘情地怒骂,宣泄能够给他们带去精神上的享受;而有些人的四年,离不开一个“情”字,他们与他们的伴侣在爱恨悲欢中合合分分,不断地在甜言蜜语与冷战分手的两极间拿捏,试图寻找到一个最优的力道以达到对对方感情的完全控制,大学爱情的青涩与低维在声嘶力竭与寻死觅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还有一类人,他们游走于校园与社会之间,有时是组装电脑的掮客,有时又是推销商品的小贩,开学时卖生活必需品,毕业时卖大学纪念册,平时收收快递、做做代理,忙得不亦乐乎,演绎着简单的市井社会。

    六月的校园里,显然已经进入夏季,即便有海水的吸附和海风的轻拂,火辣辣的太阳仍然是人们浮躁情绪的催化剂。虽然还没到最后的毕业时间,但终于熬过了四年的大学学子们却早已等不及最后剩余的几天而百爪挠心蠢蠢欲动,他们因此而忙碌、焦躁和不安。正如那首歌里所唱的那样: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人们对这自由的向往,寄托着他们对外部一切美好事物的憧憬,这憧憬是对商业帝国的憧憬,对无上权力的憧憬,对纵欲狂欢的憧憬,更有对冲破牢笼、一展抱负的憧憬。

    按捺不住的人们终于迎来了象征大学胜利落幕的钟声,是一个仪式,也是一个标志。人们经过了仪式就像冬虫等到了惊蛰,他们不再压制情绪,随之掀起翻天覆地的喧嚣。

    这座新修建的校园里有一座餐厅叫玉兰苑,取名玉兰花开的意思。为了应景,玉兰苑外星星点点分布着几十株玉兰树,神采奕奕,气质可人。六月中旬,在玉兰苑餐厅通往教学区出口外面的走廊上,一时间生出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摊位,构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小型市场。它的不伦不类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局面看起来有些简单,往往是地上铺个床单或者摆上一个床垫,随随便便放上两件物品就算是开业了;其次是摊位上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有考研材料、复习笔记,有小马札、充电小台灯,有凉席、蚊帐,甚至轮滑鞋、指甲油都可以拿出来卖。它在大学里被称为跳蚤市场,卖的都是二手、三手甚至N多手的东西。跳蚤市场上没有管理员,专门为离校学生开设,多年来一直如此,沿袭至今也算是对大学文化的一种传承。大学生若不是高官巨贾之后,对跳蚤市场都有一段迷离有趣的记忆。跳蚤市场的开市,与毕业典礼一样,宣告着大学毕业季的到来。

    来跳蚤市场摆摊的学生以大四、研三的为主,他们仨俩一伙,行止松散,放浪形骸,言语中不乏胡吹遛哨的调侃,偶尔传出稀稀散散的叫卖。他们将要离去,此刻感情复杂,强颜欢笑。几年时间,他们走遍了这里的角角落落,适应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他们的生活与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融为一体,终于要走,自是不舍。炎炎夏日,也就有了一股貌似只有在秋天才应该有的悲凉,沉浸在心里。

    在跳蚤市场的尽头是大学生活动中心,也是校学生会的所在地。靠近门边的拐角处有一个摊位略显冷清,与其说冷清,不如说是没有了谈天说地般的喧闹,这里是另一分安静。守摊的是个女生,惬意幸福地安坐在角落里,素雅的脸上看不到大四毕业生才有的妆容,粉黛轻施,却也遮不住几处青春期里特有的标记,反而使皮肤如水般娇嫩。她半披肩的长发搭在一侧的肩上,才烫的略带S卷发尾的新发型在她们眼里是由青涩走向成熟的一次伟大尝试,有一些性感,却没有那么张扬。在她平和的脸上,没有大一学生孩子般的慌张和稚嫩,也没有大四学生主人般的成熟和随意,有的是一种对生活无忧无虑、略带满足的宁静。没有找工作的烦恼,没有考研的压力,有人呵护,生活无忧,大学生活在她所处的这个阶段向人们展示了大学所有的魅力,也只有这个生活状态的人们才配说:大学真好!

    她叫李茹燕,是材料学院准大三的学生,摊主是他的男友。其实,她眼前的这个摊位是归属于学寝12栋413宿舍集体的,宿舍6人商量着把各自带不走的东西全部卖掉,筹集的钱准备用作六个人大学四年的散伙饭。他们计划吃火锅,喝扎啤,放飞自我,不醉不归。

    此时的李茹燕一只手不经意把玩着一侧肩上垂落的发梢,另一只手在手机上快速地扒拉着。她不是闲来无聊就玩手游之辈,也不是沉醉于网聊找存在感的浅薄之徒,她有男朋友,一早乖巧地答应他替他来守摊,可是半天过去时值正午,她饿了,得询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她等他一起去吃饭。

    手机的另一头连着的是张海潮,李茹燕的男友,两人相差两届,是传说中的学长与学妹的搭配。他们在张海潮大三的时候相识,起源是校内论坛的一篇帖子。大学之前由于条件有限,张海潮接触不到太多课外书籍,大学以后一下见到五层楼的图书馆便眼花缭乱。他对文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特殊的偏爱,甚至常常逃课恶补一番,还时常抄录。每每看着不同的作者对同一类问题发表出不同的观点,他觉着都有道理便尺长寸短兼收并蓄,同时还爱总结归纳并加入自己的观点。谁想,一篇由诸多观点揉成的关于如何对待男女感情以及到底该如何相处的评判类随笔在校园BBS上一经发出,浏览量很快破万被自然置顶,就像一碗鸡汤,疗慰患者无数。当然,也包括当时刚刚失恋整天昏天黑地一蹶不振的李茹燕,一碗鸡汤治愈了一个人。李茹燕走出阴霾豁然开朗,复活后甚至怀疑以前那是神马爱情,简直荒谬,此前短暂的阵痛都是多余,从此因为一碗鸡汤喜欢上了一个人。

    张海潮来自北方农村,四年级那年父亲意外去世,母亲务农。在父亲去世多年的时间里生活带给这个家庭的艰难不仅仅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当然还有村中各种势力的压迫和家族内部关系破裂的挑战。但要强的生命就像压在磐石下的野草,越压迫就越不会屈服,最终他还是长大了。受尽生活考验的他长相老成,意志刚毅,行止传统,为人桀骜,在人群中算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另类。以他的条件,虽然内心渴望但从没想过在大学时真的能谈上恋爱,因此,有了女朋友后对女朋友自是百般呵护,还在他们确定关系的当晚就将好消息告诉了自家老太,并做好了将来与这小女友相濡以沫白头到老的准备。

    张海潮本来今天上午应该轮守这个宿舍的共有摊位,可是他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安排,眼见两件事都不能耽误,只能陪女朋友吃过早餐以后安抚几句便抓了她的苦差。

    由于吃过早饭出门较晚,一上午时间就显得紧紧张张。他决定先去数码港商量着把旧电脑卖掉。原想把这台电脑寄回家,可是交给整天农务缠身的老人用显然不现实,带到那个千里之外还从未谋过面的单位去又怕太累赘。好在数码城还有一个他曾经帮过忙的哥们儿在开着电脑装配店,只不过费尽口舌却惹来满心烦躁。他烦躁他曾经出手帮朋友忙的时候大包大揽尽显神威,而需要朋友坦诚相待的时候却被压价如此之狠,看来对方是抱定以后不会再找他帮忙的态度,他也只能怪自己识人不善、遇人不淑。完事儿以后,还得顺路去一趟嘉家园外的临时献血车上再做一次无偿献血,虽然终将离开这里的事实已成定局,但在这里生活了四年的他对这座城市已经有了情感,他发誓将来还是要回到这里,他的心属于这座城市。收到女朋友的信息,张海潮看了看献血车对面开着的一家酸奶小店,决定献血结束的时候过去买上一杯女朋友最爱吃的红豆冰双皮奶。可是,献血结束,献血车却赠送了一盒奥利奥。面对意外出现的第二选择,他想了想双皮奶,提了提奥利奥,最终认为奥利奥也能把女朋友哄开心,一来这是自己用鲜血换来的,二来她虽然撒娇粘人,可总是善解人意。此外,他还得去趟批发商城,买些打包用品,他有很多生活物品需要提前整理然后打包邮寄回家。一趟下来,他被搞得大汗淋漓。

    另一边,李茹燕百无聊赖,一个电话打给才下班做着午饭的妈借以打发时间,中途舍友吃完饭路过,她回绝了她们逛街的邀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