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15章 学子回乡

    这时,裴元齐带着一壶梅子酒过来,“这酒入口酸甜,适合我们小酌。”

    郑秋云想到自己以前压力大的时候,也会自己喝些梅子酒。她接过来倒满杯,“梅子酒不醉人,大家可以都尝尝。”

    窗外皓月千里,照的地上霜雪发白,屋子生了炉火,郑秋云豪爽道:“祝温平一路顺风,前途坦荡。”

    四个人举杯酒杯,一饮而尽。

    这菜做的十分美味,郑秋云只是吃了口烧饼鸡,就对郑温平赞不绝口。吃完他们坐在房间的凳子上,用些糕点和茶水。

    郑武安说:“前线来报。东州战事不顺利,也不知会不会派我去东州,到时京城就只有阿姊在这了。”

    郑秋云吃口糕点,“农学结束后,我也不会在这待太久。”

    裴元齐看了她一眼,“若是二皇子不敌叛军,圣上也可能会让我领兵过去。再聚首,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郑温平倒是豁达,“我们身不在一处,心却是在一处的。”

    其余三个人笑了笑,揭去了这个话题,聊些家常。

    农学的学子不知郑温平已经走了,在听到郑秋云说他们可以提前回去时,还感觉非常诧异。

    他们追问:“为何?”

    郑秋云解释:“温平去赴任了,不能继续授课。他临走前嘱托我让你们提前回去,下午还能跟国子监大儒学习。温平给你们留了书信,就放在你们的平常上课的桌子上。”

    一群人回到平常上课的屋子,里面已人去屋空,只有桌子上还有书信。

    何谨打开信封,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写道:“展信佳,何谨良善,心怀大义,又勤奋苦学,日后必能展宏图之志。望何谨莫要凡事皆责于己身,适时行乐......”

    他拿着信纸,有些许感动,确实他经常怪自己做的不够好,太苛责自己,以至于入睡艰难。

    留给楚炳文的信上写,“炳文为人豪爽,喜怒皆可察。若入官场,需小心谨慎,或有人庇护,否则会招致灾祸而不自知。”

    还有一些平日里存在感不太强的学子,只是自己埋头苦学,没有积极表现,也收到了郑温平写的信。

    有人感动道:“先生平时少言寡语,严肃沉静,没想到他一直在暗中观察我们。这都去赴任了,还不忘写信劝诫我们。”

    “先生看着冷淡,心肠却是顶好的。”

    这些学子有了郑温平的激励,学习就更用功了些。上午跟着郑秋云在地里劳作,下午跑回国子监继续学习,没有抱怨过奔波劳累。

    到最后十天,郑秋云还根据他们家乡的特点,分别传授不同的学习内容。何谨家乡多山,教的是蓄水固土,也嘱咐他不能广开梯田。孟皓的家乡土地贫瘠,教的是改善土壤。

    学子们学完本领,在圣上准许后,驾着马车,运着粮种,回到各自的家乡,就像散落四方的流星。

    何谨回到家乡,已经是次年二月下旬。这本该是树木吐芽的时候,但是村子里的树木都是光秃秃的一片,一点绿叶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