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章 大婚

    “什么叫做比想象的更严重?”

    程持礼的注意力到底还是被这句话给拉了回来。他边说边拿起了军报,目光落到了信件中的内容上,神色随后也变了变。

    裴瞻道:“根据他们带回来的消息,东兹王麾下心腹大将一个月前从马上跌落,至今还在养伤。如今他手上掌握的兵马,改由部将暂领。

    “这实在不能让人相信这场意外是真的意外,东兹王的心腹大将受伤不能掌兵,那就意味着东兹王失去了一条臂膀,看来早前得到的消息千真万确,东兹那边不好了。”

    话说到这里的时候,先前的玩笑已经一扫而净。

    “那现在怎么办?”程持礼显然也被这状况给弄懵了。

    “此事非我等所能决断,必须上报给皇上。”裴瞻把军报折了起来,“待会儿下衙之后我就入宫一趟。”

    杜明谦与程持礼俱都点头。

    这时候门外又有人快步来了,却是守营的士兵领着杨彤大步走了过来。

    “将军!属下奉少夫人和杨先生的命令前来传话,杨先生身边那位叫做陈嵩的护卫回来了,他带回来了新的消息,说当日从营盘镇上跑走的人的确就是连旸,而且连旸直奔西北。在关内与疑似为东兹国的两个将领碰了面!”

    陪着三人的脚步立刻停顿在门槛下,裴瞻的目光锐利如刀:“在我大周国门之内碰头?这是什么时候送来的消息?”

    “就是方才!一个时辰之前!”

    杨彤一路跑过来,此时还连气息都没有平复下来。

    程持礼气的骂了起来:“姓连的这狗贼,简直是没有把我等大爷们放在眼里!我这就入宫请奏皇上,带兵去西北将这厮拿下千刀万剐!”

    说完之后他就往门外冲。

    裴瞻眼疾手快将他扯住:“你干什么?!”

    没等程持礼张嘴,裴瞻已经转身拿着马鞭走了出来:“你们盯着大营,我先回去看看!”

    裴家这边,杨奕早已经让陈嵩把来龙去脉全都说了,包括当初如何进入周谊身边,又跟随前往潭州那一段,还有就是陈嵩跟着连旸前往西北的所见所闻。

    事已至此,大家认为即刻向西北下达命令已经十分必要了。但因为如今京畿大营的事务已经让裴瞻在掌着,便还是得等他回来才能做决定。

    刚好说到此处,院门外就传来禀报声说裴瞻已经回来了,大伙把茶盏放下,果然裴瞻就已经大跨步地进了院子。

    “连旸那边什么情况?”

    进门之后裴瞻都来不及坐下,朝杨奕行过一礼之后就匆匆问起来。

    陈嵩便又言简意赅地向他说明了情况。

    裴瞻道:“正好先前我也才从兵部那边得到了新的军报,东兹那边情况也不是很妙,金旭身边已折损了一员大将,结合连旸在西北同东兹将领接触来看,他们一定是逐步实施他们的阴谋了。”

    杨奕听说金旭那边不好,顿时动容:“连旸动作如此之快,十有八九也是猜到连冗失守,而我也已经和你们联络上了。

    “他这是要破釜沉舟,大周这边也不能再往后拖延了!我们一定不能够再次有战争!”

    “我也正是这么想的,”裴瞻点头,“所以我即刻回来了,这就准备进宫去见皇上。”

    傅真省去了所有的话语,催促道:“那就什么都别说,你这就进宫去!事不宜迟,我们一定要尽快把关卡守住!”

    ……

    废太子被诛之前,朝天就已经是三日一朝。废太子被诛之后,皇帝引发旧疾,大病一场,太医院竭尽全力才把他情况稳住,这些日子便一直以调养为主。朝中的事务,所幸有一群能臣武将同心协力共同应对,加之有皇后在宫中主持大局,倒也还算平稳。

    偌大一个国家治理起来当然不容易,不是这方有问题,就是那方有矛盾。

    可是这江山却是他们共同出力打下来的,经历过连番重击之后,大家都深知倾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根本没那个心思斗来斗去。

    何况这么多年来皇帝咬紧牙关扛住了重重危机,还对诸多功臣礼遇有加,从未曾卸磨杀驴,于是就算是再有私心的人,眼目之下也都在想办法把国运王正道上拉。

    这几日天晴日好,又碰上即将中秋,往年这个时候皇帝皇后总要登上城门与百姓同度佳节,今年是没有办法了,但是皇帝仍然打算让礼部登上城门宣旨,传达恩泽。

    午后皇帝小憩了一会儿,醒来后就看到皇后坐在旁侧,身边炕桌上一堆奏折,她已经替自己看了一小半。

    皇帝披着衣裳坐起来,顺手也拿了几本看了看,然后放下来,说道:“这两年江南桑麻收成不错,就是如此也占据了不少良田,当下之际,还需大力发挥耕田的优势种稻谷才好。”

    皇后头也没抬,回应道:“臣妾已经让人传话给了户部,回头户部尚书就会来乾清宫面圣了。有什么话,回头你就与他们说。”

    皇帝听到这里,侧首打量起她来:“你这几日没怎么来我这儿,在忙什么?”

    “后宫也有不少琐事待处理,再说了,我过多的插手政务,也不太合适。”

    皇帝道:“登基的时候我就已经昭告天下,你身为开国元后有参政之权,二十多年都这么过来的,怎么突然就不合适起来?”

    皇后目光下垂落在奏折上:“人也是会变的,或许今非昔比,谁也说不准。”

    皇帝微微扬眉:“你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消沉?”

    皇后慢吞吞的在奏折上勾画,语声也慢吞吞的:“不过是想着你我耗尽了半辈子平定了天下,如今却落得孤苦伶仃下场,会不会是这一路走过来两手粘上的血腥太多,老天爷也在惩罚咱们?”

    皇帝闻言敛色:“我杨氏揭杆起义平定天下乃师出有名,便是手上沾有血腥,也是为的天下苍生,梓童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