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章 第1章

    “呸,什么玩意儿!张氏不得好死。”

    “太欺负人了,珠儿,你说说,你爹怎么能这样对我?我嫁给他这些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话一开头,李氏心头的怨气,就跟奔腾的黄河水似的,三天三夜都倒不尽。

    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拉着女儿直叨叨。

    周妙珠在心底叹了口气。

    说实话,她娘是有些不靠谱,没读过书,不会诗词歌赋,更不会女人间的小意温柔。

    平时也嗓门挺大,可这事,她站她娘。

    事情是这样的。

    周杨两家有旧,在十来年前有个口头婚约。

    周三爷少年时也跟着先生读过几年书,后来考了两次,都未能过得了府试,便回家继承了家业。

    是以,周家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杨大人当年与周三爷是好友,周家祖上出过御厨,是正儿八经的手艺人。

    日子一直过得不错。

    可杨家日子苦,杨大人父亲早逝,只有一老母亲。

    杨母是周老爷子的一位远房表姐。

    当时周老爷子便瞧着杨大人是个好的,时不时的帮助一二,就连他读书也是周老爷子给出的钱,目的也简单,将来出人头地了,别忘了周家。

    算是一场变相的投资。

    后来杨大人一路过了县试、府试、院试,考了两次终于得了个举人的功名。

    虽说后来没能过会试,但这年头举人其实已经可以选官了。

    周家虽有些底子,但却在选官这会儿,没能帮上什么忙。

    好在杨大人是个知恩图报的,知道自己能有今日,全是周家的功劳,并没有什么报怨。

    后来靠着自己与媳妇娘家,谋了个书办的差事。

    杨大人心思正,又肯吃苦。

    慢慢的升了上去,如今是临川县的县老爷。

    因为举人出身,想再升上去非常困难,杨大人除了忙工务之外,将临川县的县学也管理的相当好。

    自己没事便去讲讲学,深得学生们的喜欢。

    在他教过的学生中,还真有几人,已经入朝为官,虽说官职不大,但学生们逢年过节,也都记着他这位先生。

    杨大人自然也记得周家的恩情。

    这些年来,从未曾忘记过。

    在十来年前,他刚成亲那会儿,周三爷的两个媳妇,李氏和张氏都有了身孕。

    也不知道他是喝多了,还是随口一说,将来要与周三爷成为儿女亲家。

    这事当时周三爷回来提时,对李氏和张氏道:“你们两人若是谁生了儿子,便与杨家的闺女定亲,若两人都生了儿子,便看谁的儿子年纪长。”

    周三爷是肩挑两房。

    李氏和张氏均是正头娘子。

    只不过李氏是大房的媳妇,张氏是二房的媳妇。

    两人同一天进门,又同时怀孕,平时不免有些摩擦。

    在孝顺公婆这事上,两人比较,在生孩子上同样也比较,都暗暗较着劲。

    不过可惜,两人这次都生了个女儿。

    一年后杨家的大闺女也出生了。

    杨大人来看周老爷子时,还笑着说:“看来只指望下一胎了!”

    这话没多久,李氏和张氏又都怀孕了。

    甚至李氏比张氏还早了半个月。

    当时的杨大人还只是县里的一个书办。

    李氏与杨太太也能说得上话,还笑哈哈地话了一句,“若我这胎生下是儿子,咱们两家的亲事还算不算数?”

    杨太太笑道:“自然算数。”

    李氏这么想,张氏自然也这么想。

    后来两人还真都生下了儿子,只不过张氏运气好,比李氏的儿子大了半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