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五章 知县访民情

    刘四回道:

    “这是一座道观,名唤玉皇阁,也是个热闹的地方,玉皇阁高三丈有余,是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远望之处,您也该进去看看。”

    三人转到河边玉皇阁前门,只见门前两座石狮子有一丈高下,甚是雄伟,进了观门,两旁立着四大天王,正殿供奉着玉皇天尊,后殿供奉着三清,左手偏殿是福禄寿三星,右手偏殿是海外八仙,另有龙王殿、财神殿。观内人头攒动,几个小道士不时敲着磬,照应着善男信女拈香叩拜,倒也是香火鼎盛。上到二楼,向外眺望,周围景色果然是一览无余。只见河对岸有一处庙宇,隐约可见门楣上匾额写的是‘香林苑’。三人绕过一座便桥,来到香林苑前。这里是一座清静、典雅之处,不似其他庙宇那么喧哗热闹。刘四说:

    “这香林苑主原是娘娘宫住持李道长的徒弟,叫王聪,因为他在香林苑里养了两只仙鹤,后来人们就叫他王野鹤。如今这王野鹤已经仙去,换了一个姓刘的道士在这儿。王野鹤原本也是个文人,所以以前这里是文人墨客们常来的地方。”徐而发听了也不禁感慨一番。三叉河口两岸是河运码头,河里停着大大小小的船只,帆落下,桅杆放到,多是适合内河行船的漕船,“那船尾相对连在一起的叫对漕船,这是北方船的特征,与江南的船不同。”

    刘四指着河里那尾部连在一起的船说。徐而发和上官枚都来自江南,见南北船只果然不同也点头称是,

    “北方的河道窄,水也浅,所以船型狭长而浅,两船尾部相连可以免去掉头的麻烦。”

    刘四又补充道。徐而发也深以为然。岸边也停着一些尖首翘尾,船型高深的海船,上官枚对这些船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刘四也指着这些船道:

    “这些船是来自江浙一带的海船,近年因为北方水路淤塞,行船不便,所以走海路漕运的船多了起来。”

    码头上一些船只正在装卸,一些年轻力壮的汉子肩上扛着重重的麻包,踩着颤颤巍巍的跳板,船上船下的飞奔着装卸货物。刘四指着这些人道:

    “天津卫光这码头上卖苦力的叫‘扛大个’他们这一行叫‘脚行’,其管事的头目叫‘把头’。这一带的把头叫张二麻子,也算个厉害角色。在侯家后、归贾胡同一带是个跺跺脚整条街都乱颤的主儿。”

    徐而发听在耳中,暗暗记下了这个名字。看看天已近午时,三人离开三岔河口码头,经锅店街走过去就是估衣街,这估衣街原称马头东街,连同附近的侯家后,在几百年前的元代这里就已是天津最繁华的地方。近年来卖估衣的多了起来,人们叫顺了口,遂称其为估衣街。街上以绸缎、布料、服装、鞋帽店居多,也有钱庄、当铺、货栈、杂货店,更有几家大饭庄。三人来到一家叫做宝庆成饭庄的门前,徐而发对二人说:

    “就在此吃饭吧,看来今天得由我请你们二人了。”

    刘四嬉笑着说:

    “是老爷,”

    徐而发回身瞪了刘四一眼,刘四马上住口一捂嘴,

    “又说错了,唔,叨扰徐先生一顿是先生赏我们脸。”

    上官枚一听也嬉笑不止。三人寻了个靠窗的地方坐下,伙计忙过来,用手巾抹了一下桌子,问:

    “三位爷想吃点什么?”

    徐而发道:

    “你这里可有大米饭么?”

    “有,有,听口音就知道这位爷来自江南,爱吃米,我们这里有上好的稻米,出自津南小站。”

    “好好,那就在这儿吃吧。”

    三人叫了几样下酒小菜及红烧鱼、爆三样之类,烫了一壶酒,慢慢的边喝边吃边聊。刘四历来话多,两盅酒下肚,这话更是止不住,

    “这北大关、侯家后、估衣街、归贾胡同一带虽说在城外,却是天津第一繁华去处,因为出北门就是进京的大道,三岔河口、归贾胡同这里又是漕运码头,所以南来北往的车马、行人和船只络绎不绝,各色商铺和酒楼茶馆,戏院、妓馆林立都是为的这里是人流汇聚的水旱码头,交通要道。这北门外立了钞关,因而又有了一个名号叫‘北大关’,可如今新立的天津县却只管城里,出了北门就是武清管辖,出南门就是静海县管,有事岂不舍近求远么。”

    徐而发闻听猛醒,暗道“说的是,我的职权范围只是城里,出了城就不归我管,这倒要与知府大人好好将这事计议一番。又想到,这安岐失画之地不在城里,本不该我管,我也不必为此多费脑筋,不行就禀告知府大人,凭大人定夺。”想到此,心中有所放松,端起酒盅与刘四、上官枚连干了几盅,吃了饭,三人酒足饭饱,从饭馆出来又在侯家后逛了逛,看看这里除了饭庄、茶楼、戏院、书场就是妓院。三人看的眼花缭乱,直有些把持不定才走出侯家后,来到北门外果然在西侧路边有一座衙门,刘四道:

    “这就是钞关衙门,来往经过此处的商贩进出城都要抽税。原来这个钞关在杨村,后来才移到此处。”

    北门外往北进京的大道过南运河有一座浮桥,钞关正扼守桥头,几个钞关的差役正在查验过往的商贩。三人不管这些,正要准备向城里走去,却见路右侧自“五甲子老烟铺”内走出两个人迎面而来。徐而发一见,认识其中一人,是查家大少爷查为仁,查为仁也看到徐而发,一愣,随即紧走几步到徐而发跟前拱手施礼,轻声问:

    “老爷微服私访来了?”

    徐而发点了点头,

    “看今天天气晴好,出来转转,体察一下民情。”

    又指着查为仁旁边的人问:

    “这位是……?”

    “回老爷,这位是开古董店的崔博山崔掌柜。我刚与崔掌柜在这烟铺给老父买了些烟叶。”

    又轻轻对崔博山说:

    “这位就是本县新就任的知县徐大人。”

    崔博山连忙上前见礼,

    “唔,早有耳闻,无缘拜见,大人如不嫌弃请到舍下喝茶,舍下就在左近。”

    徐而发看看崔博山,

    “崔掌柜是开古董店的么?宝柜何处?”

    崔博山道:

    “小小生意不值一提,开在宫前街上,名唤云峰斋。”

    徐而发一听似有所悟,

    “唔,我们刚刚从那里来,也曾到贵店看了看。”

    崔博山急忙拱手说:

    “不知大人莅临,未能恭候,有些失礼了,请县尊到舍下喝茶。”

    徐而发想起答应安岐到沽水草堂查看一下被盗情况,微微摇了摇头,

    “崔掌柜不必客气,时辰不早,我还有些事要办,正要回去,改日再登门拜访吧。”

    与二人告辞,徐而发吩咐刘四,

    “去雇辆车子,趁此机会到安家的沽水草堂看看。”